欢迎光临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南华大学主页
 首页 | 本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理论学习宣传 |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 教育教学与教研教改 | 科研与学科 | 研究生工作 | 院内下载 
站内搜索:
 
  热门文章
 
  理论学习宣传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少数关键
2017-06-21 15:12 黄秋生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就能为全面从严治党塑造坚强的领导核心;反之,则可能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两部党内法规,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强调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南华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必须从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领导干部的选拔、党内外监督等三方面推进学校党委领导班子的党风、党纪建设,从而进一步把全校“一基三实”“一路三建”的发展思路推向纵深。

一、突出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增强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无论何时,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能丢,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政治上的偏向、纪律上的懈怠、道德上的堕落、作风上的腐化。习近平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我们领导干部只有怀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抓住从严治党的“牛鼻子”,为“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提供强大的牵引力和重要保障,才能进一步夯实学校的人队伍,走内涵发展之路,把人才培养做实、把科学研究做实、把服务社会做实,完善南华大学十大任务、十大改革、十大民生的内涵体系。当前紧抓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必须警惕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四信”动摇,信念软化。部分领导干部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迷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动摇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有的对社会主义本质和认知存在偏差,怀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信心不足,甚至向往下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二是鬼神化,信仰巫化。部分领导干部骨子里倾向于信仰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遇事“问计于神”。三是权钱论,信仰物化。由于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部分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大肆贪污、索贿、受贿,把权力当作捞取私利的工具,甚至以捞取钱财的多少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砝码,蜕变为地道的“钱仆、权仆”。四是双面论,信仰戏化。部分领导干部对大是大非问题无法坚定自己的立场,一面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四个自信”,一面又当“裸官”,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腐朽思想心存崇拜;一面力推廉政风暴,扮演反腐斗士、标榜绝对清白,一面却收受巨额贿赂,滥用职权,大搞腐败,这种双重人格的“双面人”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此坚定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必须从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源头抓起,强化理论武装,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要开展细致深入的思想理论教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建立常态化的学习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树立正确导向,选准用好干部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选人用人导向是影响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国以贤兴,正以才治,为政之要惟在用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历来是一种导向,事关党的事业兴衰胜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我们党反复强调,选用一个人犹如立一个标杆、树一面旗帜。只有始终坚持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才能为党和人民选出好干部,才能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否则,必然是“不善者竞进,惟私者当道。”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来看,选拔领导干部坚持公道正派,不仅是一种个人道德品质、思想作风、人格力量,更是一种政治品质、政治作风、政治力量;不仅是领导干部个人的立身之本、为政之道,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成事之基、正气之源,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才能选准用好学校各级党委班子呢?关键要做到坚持信念坚定、为全校师生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政关、能力关,既要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也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要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为干部推进改革、探索创新营造良好的容错纠错的的氛围环境、制度保障。

三、打造监督合力,落实干部问责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论其职位高低,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落实领导干部问责机制。在党的自身建设上,如何拓展民主的内涵是一项重要课题,民主本身意味着对权力的监督意识。而对于权力的监督需要从党内和党外两个方面共同打造监督合力,不断完善党内和党外监督机制,形成有力的约束,让权力的运行在法治的轨道内运行。一方面,只有加强党内监督才能让民主形式在党内生根发芽。在党的组织内部,加强党内监督包括纪律检查机关的不断完善过程。而对于民主本身也是需要党内监督的完善,从一定意义上说,各级党组织召开各种民主生活会,其实就是一种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因为所谓的的民主生活会除了检测过去党组织运行的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对党内领导干部及党员新思想动态予以检测,是一种使党组织本身更加完善的工具。加强民主生活会的讨论,增强民主形式的内容,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流程,所有这些都能为党内民主的生根发芽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加强党外的监督才能不断敦促提升党内民主。党外监督和党内民主一脉相承,党外监督主要包括党外群众、民主党派、自由团体等,他们作为社会上大多数的组织和人群,从表面上看是对党内民主的一种约束,实际上却是一种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党组织本身的透明度,从而起到完善党内民主的效果,提升党组织本身的纯洁性。党内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与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为此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对照党代会提出的“一基三实”、“一路三建”发展思路,十大任务、十大改革、十大民生,认真分析研究当前我校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细化具体措施和配套政策,明确工作目标、步骤、职责,将学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同时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积极成为理论学习、理论传播、政策研究、政策咨询的排头兵、领头羊,真正发挥旗舰作用。打造党的监督合力是为进一步落实党员干部的问责机制。党的问责工作是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覆盖各级党组织,瞄准“关键少数”。党的问责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问责条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廓清了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有权必责、有责必担、实则必追究。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必须紧抓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南华大学雨母校区崇德楼4-5楼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编:421001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