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慧
2018年5月
中国梦也是台湾民众的梦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再一次强调。自2012年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之后,中共十九大报告,描绘出了实实在在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景和路线图。这一目标,也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实现中国梦,少不了台湾。而十九大召开之际,台湾岛内20多家媒体共派出了60多名记者前往北京报道,十九大当天,台湾各大媒体都进行了转播,而讲到报告中涉台部分的时候,几乎所有电视台都在同步直播,中和电子报、联合报、联合新闻网这些网络媒体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部分讲话内容都做了及时的推送,如中时电子报发表的《“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关键》、《坚决反对并遏制“台独”势力》这些新闻,短短几分钟,点击量就破万,一直位于新闻排行榜的前两位。而十九大报告中的涉台部分,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高潮之一,在涉及到两岸一家亲时,习近平在报告中宣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习近平强调: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无论是报告中的涉台内容,还是提到台湾问题时人民大会堂的热烈掌声,都成为台湾岛内媒体报道的热点。2017年11月13日,台湾“国政研究基金会”在台北举办研讨会时,台湾前“外交部长”欧鸿炼指出,中国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实现中国梦。少了台湾人,中华民族是不完整的;少了台湾这块土地,中国是不完整的,所以要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先要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统一。
艰难统一台湾路
我们回顾历史,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4月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1885年台湾建省,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再次沦为殖民地。其间,台湾人民曾经多次反抗外来侵略,有1867年反抗美国海军入侵、1874年高山族人民痛击西乡从道率领的日本侵略者,到1895年对抗日军两个师团和海军舰队、1895年台湾人民和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誓死保台;而《马关条约》割台消息传到台湾,台湾人民怒斥清政府“(台湾)何罪何辜,沦为异域”,台湾人民“若午夜暴闻雷鸣,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后在建立“永清共和国”无果的情况下,台湾进行了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坚决斗争,致使日本侵略者在台丧失了3.2万军力,台湾同胞牺牲则多达65万人之多,至二战结束,《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而随后爆发的内战又将两岸推向了事实上的分裂状态,直到蒋经国去世前夕,放开台湾居民可以赴大陆探亲,才有了1988年初台湾返乡探亲团在八达岭长城上发出的“到家了”的高呼。两岸从结束完全隔绝的状态到单向、双向的交流开启,从小三通到大三通,从“九二共识”、八项主张、四个决不、《反分裂国家法》到ECFA签署,到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对台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了台海和平稳定。
没有融入祖国的台湾梦是黄粱一梦
民进党自创党以来即以实现“台湾价值”为诉求,选战中呐喊过无数次“台湾梦”或“有梦最美、希望相随”这样的口号。不过所谓“台湾梦”难以实现,因为民进党把“梦”建筑在“台独”价值之上,让“梦”显得虚幻而又渺小。民进党籍前“陆委会”主委陈明通在宣读议程提案时表示,台湾梦指的是“主权、安全、人权与赚钱”是目前台湾人民最为关切的价值追求,并强调,“为了台湾梦不受中国梦的折腾,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战略与具体推动策略来因应。”维护所谓的“台湾主权”是民进党“台湾梦”的核心。这与大陆倡导的包括两岸同胞在内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统一的中国梦是对立的,是相悖而驰的。而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包括“两岸三地”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十九大开幕前的“党代表通道”直播采访中,台湾省籍代表、复旦大学教授卢丽安的一句“爱台湾,也爱祖国大陆”火了,也因为采访中的金句引发大陆和台湾媒体关注,网友称其为十九大新晋“网红”。她说:“最大善意和诚意都在十九大报告里,我非常期待未来两岸能早一点恢复良性互动。没有台湾梦的中国梦肯定是不完整的,同时,没有融入祖国的台湾梦,像打个盹儿,黄梁一梦。”
国台办发言人也曾明确表示,任何有关台湾未来发展的主张,只有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才是现实可行的。任何将台湾与大陆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思维都是错误的,也是行不通的,只有两岸同胞团结一致。才能将中国梦从梦想变为现实。
助力台湾人民的中国梦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一批批台湾人赴美留学、工作,努力创业,实现了他们的“美国梦”。上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美籍华人和台湾民众在新竹等地开创工业园区,建立了产业链,汇通两岸,布局全球,成功实现了他们的“台湾梦”。而今,中国大陆和平发展,启动了东亚发展的改革列车,也提出了“中国梦”全球共享的理念。
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台联副会长颜珂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台资企业为大陆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台资企业为大陆创造了近600万个就业岗位。广大台商、常驻台胞已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大陆台企在生存发展和转型升级中面临一些困境。所以颜珂建议要坚定台商在大陆投资创业、永续发展的信心,做好思想引导和政策宣讲落实。切实帮助台企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硬的更硬,软的更软”。坚持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硬”——“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同时要“软”——“两岸一家亲”,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为台胞在内地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并落实相关政策。并表示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促进两岸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发展要素自由流动、深度融合,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安居乐业、放飞青春梦想创造条件。
台湾民生党主席张穆庭表示,现在台湾有所谓“天然独”一代,年轻人群体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度并不高。实际上他们应该是“人工独”,与陈水扁二连任内,把教科书乱改一通有很大关系,希望可以通过平台搭建、借助互联网力量系统瓦解“人工独”“天然独”,拨乱反正。并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台湾的中小企业来说,也是发展的新机遇;对于台湾的年轻人来说,更是施展抱负和才华的大舞台,我们一定要与台湾青年联手发展,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两岸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没有国家的统一,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国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的或者核心问题是,必须实现国家的统一。30多年前,还没有海峡两岸这一概念,只有台湾问题或中国统一中的台湾问题。自1895年至今100多年的历史,除1945到1949年仅五年的时间实现了台湾回归或统一之外,其余时间都处于对抗或实质分裂状态,而自2005年以来,两岸关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经贸关系更加密切,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但两岸关系发展的症结是政治上的整合,从陈水扁的终止国统会、修改中华民国宪法、去中国化运动到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再到蔡英文抛出的“新情势、新问卷、新模式”两岸关系互动新主张,在两岸关系上“本质不变、姿态百变”。
如果国家没有统一,台湾仍处在国家主体与主权治理之外,甚至成为外国势力遏制中国的战略棋子,则不会实现真正的中华民族复兴,不会真正实现中国梦。
不论台湾与大陆关系或海峡两岸关系呈现何种状态,但就中华民族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观察,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也就决定了台湾梦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不可分割不可对立。
中国梦也是台湾人民的梦,两岸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