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今天是:
研究生工作

研究生培养

当前位置: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生工作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我院举办本学期第三次研究生学术沙龙

作者:文/图 刘晓哲 ​  发布日期:2025-04-27  来源:  点击量:

4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崇德楼418学术报告厅举办了本学期第三次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活动由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邹海贵教授主讲,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

邹海贵教授分享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兼谈当代中国新现代性构建》。首先,邹教授带领同学们探究“现代化”与“现代性”的概念差异,并分析了现代性目前存在的悖论、弊端与矛盾,指出形式化自由与机会平等的局限性,以及制度理性与个体感性之间的矛盾等。之后,他从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差异出发,强调二者虽在科学技术理性、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方面存在共性,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的特殊属性,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属性。这种人民性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两极分化和物质主义膨胀的老路,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原则的现代化新路。最后,邹教授提出了构建中国新现代性的可能路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历史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理论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实践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最终使得中国新现代性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邹海贵教授的精彩报告结束后,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发言。大家围绕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就各自存在的疑惑展开热烈讨论,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聚焦于相关概念的辨析;有的则针对现代性悖论及其解决路径提出自己的见解;还有同学对当下时事热点进行深入探讨。同学们的发言不仅展现了对学术问题的浓厚兴趣,也体现了他们对理论深度的追求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通过本次学术沙龙,同学们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思考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在此次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见识。本次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后续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南华大学雨母校区崇德楼4-5楼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编:421001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